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武大郎與潘金蓮:蒙冤千年的恩愛夫妻

《水滸傳》在華夏大地享有崇高的聲譽,108位個性鮮明的好漢形象也在人們心裏定格。然而,《水滸傳》終究是小說,雖有其曆史依據,但也難免虛構誇張,甚至是對事實顛倒黑白的歪曲,在所有人物角色中,武大郎和潘金蓮幾乎是被潑汙、扭曲最典型的代表。千百年來,這對恩愛的夫妻其實一直遭受著世人天大的誤解,蒙受著千古奇冤。

  那么,現實中,他們究竟是什么樣子?對他們曆史性的誤解又是怎么產生的呢?

  武大郎本名武植,中國山東清河縣武家那村人,武植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崇文尚武,少年即考中進士,出任山東陽穀縣縣令。而潘金蓮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裏處的黃金莊。

  史載,武、潘二人和睦恩愛,育有四子。武大郎的墓碑銘文就是澄清這些事實的最有力證據:“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日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索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曆曆滄桑,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茸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銘文中的“孔宋莊”即武家那村。從中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曆經坎坷,但絕非沿街賣炊餅的平庸之輩。相反,他“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且“興利除弊,清廉公明”,算得上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而本是名門淑媛、原本賢良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後世描述成“裁縫家的窮苦女,九歲被賣做家伎”,且以美女蕩婦的形象背負千載惡名,遭到唾罵,實在是比竇娥還要冤!

  如今,在中國北方的一部分地區,“武大郎”常被當作專指名詞使用,帶有侮辱性地稱呼一些外貌醜陋、身材矮小之人,在小說及影視劇作品中,也都把武大郎描述刻畫成“三寸丁,穀樹皮”的“矬人”形象。這其實是對其真實形象的又一損毀。

  據1946年武植墓的發掘者依據比例和經驗推斷,武大郎實際身高應該在1.78米以上,算得上是偉岸,另外,不容忽視的是,武植墓的規模比較大,並且他的棺木用料是珍貴的楠木,這豈是一般人家所能做到,又豈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喪葬待遇?

  那么,武、潘二人的真實面貌為什么會遭受曆史殘酷的“毀容”呢?據武植的24世孫武雙福等武家後人介紹,這其中另有因由:

  早年貧苦的武植曾經得到過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資助,武植做官之後,這位王姓同窗家境敗落,於是便千裏迢迢來投奔武植,希望能謀得一個職位。然而,在武家一直住了大半年,仍不見為官清正廉明的武植提拔他,王氏憤怒之下便不辭而別,為發泄心中怨恨,他在回鄉的路上四處編造、張貼武、潘二人的各種醜事,極盡汙蔑損毀之能事(這或許就是後世各種故事的雛形)。而先前武植得罪過的當地惡少西門慶更是與之沆瀣一氣,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很快,有關武、潘的各種謠言便傳遍街頭巷尾,且版本頗多,令其聲譽遭受極大損毀。

  而王姓書生回家以後才發現,武植早已為他重修了房舍,並購置了家當。這時,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比的懊悔,並發瘋似的揭撕自己沿街張貼的汙蔑言論。然而,謠言一旦傳開,又如何能收得回?

  後世的文學作品,不論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就文學創作本身而言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價值和地位在中國文學史上也都舉足輕重。但是,為了創作的需要或者劇情的安排,作者都不可能也沒必要對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藍本做史學家們一樣的確鑿考證。於是,在他們取得文學創作巨大成就的同時,無疑對這些原本用以汙蔑詆毀的“謠言”的流傳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更多精彩盡在搜網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